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biwn必赢广大师生们,将科研热情与自己的时代使命和担当紧密结合在一起,矢志以开拓创新、科学报国的青春本色,以科学梦想,深扎环境科研前线,为建设“美丽中国”,勇挑重担,不惧挑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biwn必赢各课题组师生们走进祖国大地,开展的青春科研故事吧。
教授农场,产学研的乐园
位于上海市饮用水源地淀山湖旁的村庄—沙港村(如下图),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平均海拔3.2米,年平均温度17.1°C,年平均降雨量1223.4 mm。这里不仅种植着大面积的水稻,还是各种农产品的产地。由上海大学教授创建的有机农业品牌——“教授农场”,也位于此地。“教授农场”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食品,守护美丽家园。多年来,胡雪峰老师带领课题组的成员们在这片水田种养耦合的微型生态体系的绿色田园中,开展产学研工作。
产学研基地:“教授农场”
课题组的研究生们每周末都会来到这片“产学研”基地考察水稻和茄子的苗情,等到成熟的时候再进行样本采样。课题组的蓝文翀和搭档王新栋对水稻试验田的每个片区依次进行水稻和茄子的苗高、蘖数以及叶片数等数据的记录。每当到水稻十月丰收时,课题组就会采集稻田的泥样和水稻植物样本带回实验室预处理并测定各项实验指标,以坚实的科研理论知识和严格的科学数据,对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进行科学研究。
课题组在实验地块进行数据测量和样本采集
开展实验室检测研究
此外,为了让更多的人对绿色环境,绿色生态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将科研知识成果推广开来,普及大众,服务社会,“教授农村”基地每年都会迎接有不同的社团和团体来参观走访。今年,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们来到了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走访,学习绿色生态,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并亲身体验采摘有机农产品。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师生团体参观走访“产学研”基地
课题组的蓝文翀同学谈到他在这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的学习体会,表示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不仅仅是文献上的阅读积累,还要有大量的实践采样经历。虽然在七八月份顶着烈日酷暑,十二月份吹着寒风,但是十分值得。在这样的“实打实”的科研锻炼种,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数据和科研成果是怎么一步一个脚印得来的,也验证了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哲学道理。作为当代研究生,我想我们更加应该怀有不畏艰苦,矢志追求的科研情怀。
新安江畔,卫护绿水
如今,关心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了绿色生活的新时尚,人民群众对优质的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各类的环境指标的关注已经越来越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日常。
2020年10月9日,biwn必赢的汪福顺和陈学萍老师带领的课题组根据研究项目计划,来到了浙江杭州的新安江开展水样采集工作。此次实地采样工作,陈学萍老师一行共6人前往浙江省淳安县。在淳安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的热心协助下,课题组搭乘环保局所提供的船只,历时四天,对库区街口、小金山等河段剖面样点进行了采样工作。课题组的小伙伴们默契配合,分工合作,两名同学负责YSI数据测量、其余同学负责水样采集及分装保存,大家齐心协力,不畏劳苦,在开展工作中没有一丝懈怠。他们着眼水质改善,引领污染防治,以科研创新的角度为中国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治理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撑。
同学们在各河段断面开展水样采集
对河流水样进行前处理并分装保存
九段沙生态监控,防御生态入侵
中国生态环境部2020年6月2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物种入侵,其中215种已经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而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九段沙,是中国上海市外海的一座沙洲,位于长江河口外南北两槽中,由长江携带入海的泥沙受到东海海潮的顶托影响而淤积而成。九段沙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对本地物种的生存产生了极大威胁。为了解生物入侵的过程机制,并从过程机制中找到抵御生物入侵的有效解决方案,由何池全老师带领的生态修复课题组在这个风景秀丽的无人岛上开展着长期的野外调查采样工作。他们年复一年地定期到岛上开展采样工作,每次都是伴随着凌晨四点的月色出发,和火红的朝霞、翱翔的飞鸟相遇。
在过去这一年里,课题组2019级的研究生同学们在各个季节领略这块岛屿上的无限风光的同时,希望利用科研知识让调研采集的每一块土、每一株植物样本发挥最大的价值,以科研之力,为保护九段沙湿地生态环境贡献他们的青春力量。
凌晨启程采样之行
课题组的小伙伴们在湿地采样点开展采样工作
劳逸结合,寓研与乐
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野外采样是研究生课题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课题组的研究样点区域在外省,同学们经常需要连续几天的出差到外地开展采样工作。在体会了多次的采样工作后,各课题组的同学们对开展野外科学调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为保证采样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掐算“天时地利”。大家在开展采样工作前几天,都会先查知采样区域近期的天气情况并对各项气候指标进行记录,准备好应对突发状况的措施,如:在雨天要准备好雨具。其次,就是要充分准备采样的物资装备。每一次外出都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耗费,因此同学们更加珍惜外出采样的机会,出行前反复清点所需物器的数量,并提前对采样仪器做好校准工作,确保在野外工作中正常使用。最后,在开展采样工作时遵循“快准狠”的原则,严谨细致、不拖拉,相互分工协作,把采样工作完成好。
课题组成员现场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前处理
外出采样的别样风景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作为一名biwn必赢的新时代研究生,我们要将卫护“美丽中国”这份初心使命与我们的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彰显开拓创新、科技报国的本色,始终赓续精神、砥砺前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努力成为一名矢志不渝的勇敢的闯关人,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长征史诗。